提示:本站只提供情感咨询服务,不提供心理咨询服务      
您当前的位置>首页 > 其他 > 两性健康

自恋型人格障碍,其实是缺乏安全感

浏览次数: 903 日期:2021-06-20 责任小编:七天

  人生中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:总是过于专注,过于欣赏自己,夸大自己的重要性,甚至经常用“凡尔赛主义”的语言去猜测,去炫耀人生,这可能是患上了自恋型人格障碍。


自恋型人格障碍,其实是缺乏安全感


  这一过分自信的行为特征简称“自恋”,但问题是,自信是一个迷人的特征,而自恋往往会让别人感到不快,那么自恋者为什么还经常会有这种减分行为呢?

  最近,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小组发表在《个性和个体差异》中的一篇文章指出,那些喜欢以“凡尔赛”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,可能不是骄傲,而是缺乏安全感。

  你可能一直认为自恋只是一种个性特征,但事实上,自恋已经成为精神病理学、临床心理学、精神病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。

  弗洛伊德于1914年在《论自恋》中首次系统论述了自恋,将自恋纳入精神分析领域;1980年,美国《精神病学诊断统计手册》(DSM-3)开始提出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分类(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,简称NPD),DSM-5则将其分门别类,并与反社会型、边缘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合称B组。

  《精神疾病诊疗规范》(2020年版)将自恋型人格障碍列为第十三章“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”。


自恋型人格障碍,其实是缺乏安全感


  自恋是一种长期的、多种多样的、综合的人格结构,它是一个人对自己、自己的想象和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的过度关注和痴迷,它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,认为自己比别人都优越,并且相信自己有资格享有特殊权利和待遇。

  迄今为止,自恋还没有一个统一而严格的可操作的定义。人们通常把过分关注自己,自我夸大的个性称为自恋人格。

  在普通人群中,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流行率低于1%;在住院患者中,它的流行率为2%~6%;男性更容易感染。自恋症在青少年中很常见,但大部分青少年可以以此方式成长而无症状,只有极少数的自恋症会持续到成年,并最终发展成自恋型人格障碍。

  自恋可能更缺乏安全感。这份关于自恋人格的纽约大学研究对270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。研究人员用一系列的测量方法来评价每一个参与者的不同特征,包括自恋,自尊和精神病,他们发现“凡尔赛”行为与那些同时有高度不安全感和内疚感的人有很大关系。

  来自纽约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MaryKowalchyk说:“研究表明,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更好的理解为补偿性适应,它掩盖了自我价值的降低。


自恋型人格障碍,其实是缺乏安全感


 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没有安全感,他们会炫耀自己的能力来对付它。长期来看,这样会使别人不太喜欢他们,从而进一步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,进而导致恶性循环。”

  而大多数自恋者都很擅长利用社交媒体,比如通过微博、朋友圈等平台,晒自拍,晒美食,晒旅游照片,秀恩爱等等,其用来形容的文字也大多是“凡言凡语”,竭力表现自我优越感。

  针对这一现象,这项研究认为,这种参与社交的行为“本身就会引起持续的社会对比和评价,从而可能加剧人们对自我价值的不安全感”。

  然而,自恋并不是无关紧要的,有研究表明,自恋型人格障碍具有双重性。尽管极度敏感的自恋者会使个体更缺乏安全感,更容易焦虑、抑郁;但另一方面,自恋的自我欣赏、优越感等特点也可能诱发更多的积极情绪,因此,它与个体的乐观、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成正比。

  因此,如果你有一个自恋的朋友,当他总是“凡言凡语”时,也许并不是他内心的傲慢,而是他自欺,自保,生活已经这么难,有些事情就别再扯了。


添加微信

情感问题免费分析

加导师团队\/信

享受知名导师一对一分析

添加微信

移动端官网

扫一扫

获取更多情感秘籍

有感情问题?立即咨询情感导师!

广州树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吉山新路街108号301-308

网站地图

粤ICP备2020088206号